呼吸的控制
日期:2015-10-15 来源: 浏览:


呼吸是人与生俱来的能力,日常生活中呼吸、说话、用声都是下意识“自动化”的,而日常的呼吸控制能力对于我们口吃者来说有时候是不够的,或者说是错误的。所以我们在训练过程中需要强控制训练,也就是呼吸矫正。

在发声过程中,呼出的气息是人体发声的动力。声音的强弱、高低、长短以及共鸣的运用与呼出的气流的速度、流量、密度都有直接的关系。也就是说,只有在呼吸得到控制的基础上,才能谈到如何控制口吃现象的发生,如何控制声音。

说到呼气控制和用气,很多人都以为非常的玄妙,其实所谓的科学用气,对于很多人来说无非就是逃离一个误区。在这里给大家做分享。这个误区就是当你摆好架势预备正式、严肃地表达时,处于紧张或是严阵以待感,气息状态往往是紧张的。随着语流的前行,气息一直处于憋挤状态。这样,无论是你在发声前做了多么充足的吸气准备,一旦碰到了长句子或者需要高音支持的地方,你就会觉得气不够使,长时间用声就会感到憋得慌。

这种紧张的憋气状态,不仅自我感觉不够舒畅,听者也会觉得说话人自信不足、不够从容,不远长时间耐心倾听。因此这种气息状态无论在大场合发言、小范围交谈,还是从事播音主持或面对求职应聘,都将严重影响自然大方的整体声音形象。

相信在日常交谈中你大概很少会产生,气不够使的感觉,这种像日常放松的仿佛无意识的状态就不错,只是如果吸气量再大一些就更好了。好吧,非常自然的呼吸,多吸一些气,就是深吸气。开口说话的时候,把刚才吸的气用上,不要太吝啬,让气息呼出。在句子的开头准备好吸上气,吸好马上就呼气发声,不要停留憋住。遇到长句子要找到合适的换气点补气,这样你就不至于憋气发音了。如果还是习惯紧张,那么发声前请做一次深呼吸,气息通畅了,喉部放松了,声音的表现也就松弛从容了。

人的呼吸控制总是在运动状态中,特别是在说话时,思想感情在运动中,语流中的气息是运动的、变化的,呼吸受控制必须从话说时思维、情感表达的需要,要灵活多变,切记以僵化、机械的呼吸控制制造声音变化。因此,在掌握了呼吸控制的基本状态之后,必须学会说话时的换气、补气、偷气等多变的用气方法。




电话:010-56035800 18600842428  |  微信号:chaoliuli7  | QQ:3121759479

北京超流利教育科技有限公司  CCTV发现之旅《华商论见》栏目合作伙伴
告别口吃困扰,重塑精彩人生  ;  让每一位口吃朋友都超流利的说起来!

地址:北京市海淀区中关村大街18号中关村互联网教育创新中心955室 

icon.gif