不必在意,其实每个人都有自卑的一面
日期:2016-03-27 来源: 浏览:

形成自卑的过程大约有两种。

一是在小时候跟成人的比较过程中,都有不如成人的深刻体验;再加上某些不太利于成长的环境,自卑的状态就可能凝固在心里。

二是每个人对自己的事情都比较了解,对别人的事情比较不了解,在自己的视野下,神秘的那边被不自觉地赋予一些同样神秘的力量或者光环。

4XITE1L4SYOR5]OJPBB[JM1.png

自卑源于所有生物都具有的攻击性。

这种攻击性的呈现方式,就是在心理和行为层面,时时、处处跟他人的比较。比较就是竞争,竞争就是在智力和体力上对他人实施攻击。

自卑者的攻击多半是在其内心里完成的。

在面对一个他假想的竞争对手时,攻击性自动发射。

如果对手显得比自己强大,攻击性就很快朝向自己,便出现自卑者都有的内心世界:自责、压抑、焦虑或者恐惧。

这个复杂而迅速的过程,自卑者和旁人通常都察觉不到。

表面看来,自卑是瞧不起自己。

但是,如果一个人从来没有把自己跟别人比较之后而瞧不起别人,那也就不会有在比较之后的瞧不起自己。

换句话说,没有攻击别人,也就不会有技不如人的结果和失败后的自卑了。

有一点点自卑,不是一个太大的问题。过度自卑却可能对生活的方方面面都产生不良的影响。

过度自卑者的外在表现形式可以完全相反。

有些自卑者,毫不掩饰自己的自卑,经常在自己的言行中呈现弱小和胆怯;

另一些自卑者,则“自欺欺人”,他们外在的表现形式,却是自鸣得意、目空一切的自傲和自信。

跟过度自卑的人打交道,是一件危险的事情。

因为他们的极大的攻击性不是消失了,而是转向了自身,一旦有了时机,这些攻击性便会以出人意料的方式攻击他人。

我们看到的事实就是,有些人自卑到了经常受欺负的程度,而当他们忍无可忍反击的时候,通常是“一鸣惊人”。

向内攻击的表现,或者说自卑的表现,证明这个人的人格水平已经发展到很高的阶段。

比较而言,总是向外释放原始攻击性的人,则处在心理发展的较低阶段,极端例子是反社会型人格,他们不断地攻击他人和社会,跨越法律的边界,往往会受到法律的制裁。

一个著名大学的研究生告诉我,他如何如何自卑。具体地说就是对自己的一切,包括长相、身材、智力、成绩等等都不满意,而且还对自己使用了很多尖刻的贬义词,我听了都觉得替他心痛。有一次我感慨地对他说:你实在是太瞧不起别人了啊。当时他听了很吃惊。几个月之后他告诉我,他回去仔细体会了这句话的含义,开始学习瞧得起或者说欣赏别人,奇迹般的效果是,慢慢地他都忘记了自己的自卑了。

每个人都是大自然独一无二的创造物,所以每个人都不必自卑。

本文转摘自壹心理,感谢原作者精彩分享!



电话:010-56035800 18600842428  |  微信号:chaoliuli7  | QQ:3121759479

北京超流利教育科技有限公司  CCTV发现之旅《华商论见》栏目合作伙伴
告别口吃困扰,重塑精彩人生  ;  让每一位口吃朋友都超流利的说起来!

地址:北京市海淀区中关村大街18号中关村互联网教育创新中心955室 

icon.gif