暗示效应以及在口吃矫正中的意义
日期:2016-04-23 来源: 浏览:

释义:

暗示效应是指在无对抗的条件下,用含蓄、抽象诱导的间接方法对人们的心理和行为产生影响,从而诱导人们按照一定的方式去行动或接受一定的意见,使其思想、行为与暗示者期望的目标相符合。一般说来,儿童比成人更容易接受暗示。所谓的暗示是指:人或环境以非常自然的方式向个体发出信息;个体无意中接受了这种信息,从而做出相应的反应的一种心理现象。巴甫洛夫认为:暗示是人类最简化、最典型条件反射。

在家教中,家长可以应用一个"抽象诱导语"的暗示策略使孩子产生暗示效应。

案例:

曹操有次率兵远途跋涉,天气炎热,官兵们又累又渴,偏偏又找不到水井和溪流。于是曹操大谈:"前面山上有一片梅林……"因为梅子是酸的,所以一提到梅子,"酸"的心理暗示便发挥了作用,于是,人们的口腔便大量分泌唾液,起到了暂时解渴的效果。曹操不仅是一位政治家、军事家,而且还是一位"心理学家",他不自觉地运用了暗示效应。

20111208_2742599b194617f56331oL90g0GIWo3s.jpg

在口吃矫正中的应用:

暗示又分‘他暗示’和‘自暗示’,‘他暗示’是指口吃朋友从别人那里接受了某些观念,使这些观念在意识中和潜意识里发生作用,并使它实现于自己的动作和行为中。‘自暗示’则指自己把某种观念暗示给自己,并使它实现于自己的动作和行为中。

如果暗示在人们的说话上,则能影响人的语音障碍和说话流畅。在口吃上暗示得当就能‘瞬间’消除口吃或一个正常说话流利的人在极短的时间内发生口吃。口吃朋友在日常生活中要给自己积极的暗示,潜意识在不断的接受暗示后就会相信这种暗示,这对语言的提升有很大的帮助。




电话:010-56035800 18600842428  |  微信号:chaoliuli7  | QQ:3121759479

北京超流利教育科技有限公司  CCTV发现之旅《华商论见》栏目合作伙伴
告别口吃困扰,重塑精彩人生  ;  让每一位口吃朋友都超流利的说起来!

地址:北京市海淀区中关村大街18号中关村互联网教育创新中心955室 

icon.gif