口吃名人轶事之——韩非子
日期:2016-06-12 来源: 浏览:

掩耳盗铃、守株待兔、讳疾忌医、自相矛盾都是我们熟知的成语典故,这些成语均来自同一部著作《韩非子》,这部著作传世2千余年。

韩非(约公元前280--前233年),战国末期杰出的思想家、哲学家和散文家。韩非被誉为最得老子思想精髓的两个人之一。韩非的思想深邃而又超前,对后世影响深远,是毛泽东最佩服的中国古代思想家。毛泽东曾经说过:“中国古代有作为的政治家,基本都是法家。”

韩非的文章构思精巧,描写大胆,语言幽默,于平实中见奇妙,具有耐人寻味、警策世人的艺术风格。主要有《孤愤》、《五蠹》、《内外储》、《说林》、《说难》等著作。

1ad5ad6eddc451dacc0eb15eb5fd5266d116328e.jpg

《史记•老庄申韩列传》中虽没有韩非生卒年的准确记载。但也明确说明韩非是韩国的宗族公子,“为人口吃,不能道说而善著书”。由于韩非是出生在贵族家庭,所以在少年时就受到非常严格的教育。小韩非在堂上背诵文章的时候,不时会出现记忆中的停顿,就会拖长或重复着某词某句来唤起记忆,这时候老师就会拿起教鞭打下来。

就是在这样的强化记忆中小韩非成长了,知识是记下来了,但语言的表达却由于儿时背书的停顿、重复和教鞭的刺激下的患了很严重的口吃。尤其是长大后,知识和思维的增长,韩非越来越想通过语言来快速表达自己的观点与思想,口吃就变成了表达自己思想的一个很大的障碍。

但这并没有把这个天才少年击倒,他并没有把困难作为放弃的理由,而是把他作为前进的动力。由于他词汇相当的丰富,思维反应又敏捷,他可以把“口吃”融入到他的演说里面去,快要口吃的时候就不说话,然后大家都在着急地期待着在他的口中会说出些什么惊世之语来,所以他的演讲反而有着另一种魅力。

下面,让我们一起领略一下韩非的寓言小故事。

自相矛盾

楚国有一个兼卖矛和盾的商人。一天,他带着这两样兵器到街上叫卖,先举起盾牌向人吹嘘说:“我这盾牌呀,再坚固没有了,无论怎样锋利的矛枪也刺不穿它。”停一会儿,又举起他的矛枪向人夸耀说:“我这矛枪呀,再锋利没有了,无论怎样坚固的盾牌,它都刺得穿。 ”

旁边的人听了,不禁发笑,就问他说:“照这样说,就用你的矛枪来刺你的盾牌。结果会怎样呢?”这个商人窘得答不出话来了。

寓意:说话办事要说实话,办实事,不要违背了事物的客观规律。

守株待兔

宋国有个种田的人,他的田里有棵树。 有一次,一只兔子跑过来,由于跑得太急,一头撞到树上,把脖子撞断死掉了。这个人毫不费力地拣到了这只免子。打这天起,他干脆放下农具,连活儿也不干了,天天守在这棵树下,希望还能捡到死兔子。兔子是再也检不到了,他的行为反倒成了宋国人谈论的笑料。

寓意:收获从劳动中来。不要因为一次偶然的收获,就放弃了勤劳的美德。

螳螂捕蝉

园中有一棵榆树,树上有一只知了。知了鼓动翅膀悲切地鸣叫着,准备吮吸些清凉的露水,却不知道有只螳螂正在它的背后。螳螂伸出两只像砍刀一样的前臂,打算把知了逮住吃掉。它正要捉知了的时候,却不知道黄雀就在它的后面 。

黄雀伸长脖子,想啄死螳螂吃掉它。它正想啄食螳螂时,却不知道榆树下面有个拿着弹弓的小孩,把皮筋拉得长长的,正在瞄准它。 孩子一心想射杀黄雀时,却不知道前面有个深坑,后面还有个树桩子。这都是贪图眼前利益,而不顾身后隐藏着祸害的表现呀!

寓意:目光短浅的人在追求眼前利益的时候,往往忽视了后面隐藏着的危险。




电话:010-56035800 18600842428  |  微信号:chaoliuli7  | QQ:3121759479

北京超流利教育科技有限公司  CCTV发现之旅《华商论见》栏目合作伙伴
告别口吃困扰,重塑精彩人生  ;  让每一位口吃朋友都超流利的说起来!

地址:北京市海淀区中关村大街18号中关村互联网教育创新中心955室 

icon.gif